一飞冲天“神十四”,叩问寰宇新征途
发布日期: 2022-06-06
信息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大红屏再现,神舟再报捷!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神箭”冲天际,“神舟”探宇时,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第9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承载着哪些新的期望?
不负众望踏征途,
多项“首次”待开创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特别是在今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空间站即将全面完成建造的收官之年,更肩负着振奋民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使命。
飞船顺利入轨后,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在轨运行期间,将首次迎来其他航天器“访问”(依次为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此外,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大小机械臂在轨验证、出舱活动、舱外载荷安装等建造工作,见证并推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越建越大”,推动中国空间站完成建造并转入在轨运营阶段。神舟十四号任务将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同时在轨驻留,见证逐梦太空征程上的新奇迹。
热控涂层“黑科技”,
新型“外衣”守温暖
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组合体飞行姿态的任务特点,会使飞船被其他舱体持续遮挡,造成飞船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下的极低温度环境下,最低温度甚至低于零下100摄氏度。而当空间站处于某些构型时,飞船的局部区域又会持续受到太阳辐照,最高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外部极端的高低温环境,对航天员的健康和飞船设备的正常工作均带来严峻考验。
针对这一控温难题,科研人员利用宇宙空间以热辐射为主要热量传导方式的特点,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神舟飞船家族设计并研制了一款神奇的控温“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低吸收,顾名思义就是涂层材料自身具有较低的太阳光吸收特性,可有效减弱太阳辐照导致的温度升高。低发射,则是指涂层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可有效阻隔飞船内部向外部深冷环境的辐射漏热,避免舱内温度的不断降低,有效保障飞船在长期的极端高低温外部环境下,依然能够让舱内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
根据科研团队对神舟十三号执行任务期间的在轨温度监测表明,在超过200摄氏度的大温差与长期低温以及强辐射的空间环境中,飞船的舱内环境温度能够始终控制在18至26摄氏度,为航天员营造了舒适的温度环境,这件新款“外衣”也经受住了长达半年的在轨考验。
而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次身披新型热控涂层“外衣”开启空间站任务新征程,继续呵护航天员温暖,守护航天员安全。
十三十四接续行,
“一生一世”护飞天
1314,“一生一世”。在此次任务之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还有一个身份,即神舟十三号的应急救援飞船。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展开和航天员绝对安全,神舟飞船要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为此,研制人员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的能力。
神舟十四号自2021年8月进驻酒泉发射场并完成待命状态设置以来,首次创造了待命长达7个月的纪录。为了确保飞船状态满足条件,研制单位首次开展了“北京-酒泉”远程发射场巡检工作,验证了“一船发射、一船待命”的滚动备份模式,将有力支撑神舟飞船“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的需要,为后续该模式的持续应用奠定了基础。
英才共筑天宫飞梦,
星船闪耀万里苍穹。
致敬中国载人航天,
致敬步履不停的中国航天人!
(责任编辑:刘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