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5日,为载人空间站工程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将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于4月中下旬执行首飞任务。
航天人开启了新一轮的备战任务。即使疫情严峻,他们依然选择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护和科研生产工作。
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航天人用坚守和担当圆满完成了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杨利伟在自传《天地九重》中,这样回忆——在严峻的抗击“非典”形势下,任务的计划没有改变,我们的训练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为了杜绝任何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我们实行了完全隔离,封闭在公寓里生活和学习,一百多天时间,与家人不能见面。
面对疫情防控形势,发射场坚持把航天发射任务和疫情防控工作统在一起,明确人员管控、场区管理、疫情报告、人员就餐、口罩使用等26项具体措施,以万分努力确保航天发射和疫情防控都万无一失。
火箭总装厂房正按计划吊装,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发射场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凡离岛人员一律先隔离再返岗。
发射窗口要求严苛,必须按节点推进。系统文书编写、数据分析,隔离的人来做;航天产品进场运输、水平测试、垂直总装,必须到现场干的工作落在了春节坚守岗位的科研人员身上。
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说,虽然工作辛苦了许多,但更能锻炼能力。
目前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发射场女工程师赵飞说,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决心用发射成功为武汉加油,为中国人增添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经于1月20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奋战在海南发射场一线的两支试验队也早已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试验队研究形成了《海南文昌发射场新飞船空间站任务试验队预防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进(返)场人员、体温测量、公共区域消毒、发放并储备防疫物资、与场区兄弟单位开展信息互通等工作机制和要求。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还有着这样一些平凡的“同行者”。
随队队医宫淑华是中关村门诊部的一名医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曾在山东莱阳中医院参与过抗击“非典”战役,在中关村门诊部工作的7年时间里,她中西医兼顾成了一名全科医生。到发射场后,她及时与后勤保障组的同志去驻地采购防控物资,为试验队前期的防控工作赢得了主动。
试验队后勤保障组的陈磊和李奇赏是来自河南南阳的一对夫妻,均是食堂的面食师傅。本来夫妻俩商量好春节一块回家过年,因为老家有他们挂牵的父母和两个正值顽皮年岁的儿子。由于春节期间试验队员加班人员较多,他俩留了下来。防控任务来了,小陈又有了一份兼职,每天负责试验队员宿舍公共区的消毒工作。有时看到丈夫忙不过来,妻子也给他搭把手,把面点的活尽量多干一些,让丈夫能及早地、从容地干好这份责任重大的“兼职”消毒工作。谈起现在的工作,他们腼腆地说:“俺们不会干你们的大事情,就把小事情干好!”。这朴实的话语,映射出的是一颗朴实的心!
这些发射场试验任务的“同行者”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却又有条不紊地为防控工作忙碌着。我们为抗疫阻击战中的“逆行者”们点赞,也同样为这群“同行者”们点赞!
团圆会有时,春天会到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都是英雄。航天人一定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全力备战空间站任务,在重大考验面前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