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太空会天宫,神八飞天正十载
发布日期: 2021-11-01
信息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八号沿用了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增加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就在发射后两日的凌晨,作为目标追踪器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突破了除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外的第三项载人航天基础性技术。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只为奔赴一场宇宙级浪漫的邂逅,让我们在神舟八号发射的第十年,一起回顾这场叹为观止的“天神之吻”。
跟随神八一同前往太空的,还有两名各重75公斤的模拟“航天员”,他们按真实飞行状态穿着舱内航天服,服装上安装有生理信号测试盒,能模拟产生心电、呼吸、体温、血压等生理信号。在载人飞行中,这四大生理指标密切关系航天员飞行时的身体健康,需要实时监测,供地面医监医生分析。
由于此次任务不载人,地面科研人员利用了飞船返回舱有限的宝贵资源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在神舟八号飞行任务中主要承担了三项任务:开展中德合作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发布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以及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飞行试验支持和保障。其中,神舟八号携德国生物医学实验装置SIMBOX,在太空进行了17项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实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为未来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积累了经验。
如今,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已整整十年。十年间,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随工程发展进行了多次验证和突破,成果累累。
2011年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使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示意
2012年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试验;首次验证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航天员刘旺打出了漂亮的太空“十环”,进一步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航天员进行手控交会对接
2013年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进一步考核和巩固了交会对接技术,验证了航天员在轨驻留保障技术。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交会对接
2016年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了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
天宫二号伴飞小卫星红外鱼眼相机拍摄的组合体照片
2017年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分别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绕飞及第二次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天舟一号完成绕飞及交会对接示意
2021年
工程进入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涉及与空间站人员轮换、物资补给等密切相关的任务规划。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后,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相继发射,通过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与空间站形成组合体在轨运行。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示意
5月30日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开展了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9月18日
天舟二号从后向端口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9月20日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三舱(船)组合体飞行状态。
10月16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目前在轨稳定运行。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示意
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和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的任务之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建设我国空间站的重要前提,是将来空间站运行和管理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没有十年前这一技术的重大跨越,就没有如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同为一体,航天员在“太空家园”上驻留的伟大成绩。
十载光阴,定格一瞬
银汉迢迢,天宫守候
“太空之吻”的动人画面
将成为永远铭刻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
一枚枚印记
(责任编辑:刘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