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京开幕
发布日期:2013-09-24 字体【

图1: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刘映国 摄)

图2: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开幕式致辞(刘映国 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9月23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7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界领军人物、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青年学生约3600人参加。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出席大会开幕式。李源潮代表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欢迎国际宇航界的科学家。他说,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航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秉承合作开发、共享太空理念,加强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太空,共谋人类福祉。

  李源潮表示,人类永远有探索未知的理想,科学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宇宙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追寻。航天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航天事业之魂,坚守这种精神,人类迈向太空的步子才能更大、更远。

  李源潮强调,太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共享太空是各国的平等权利。航天技术用于和平是人类之福,用于战争是人类之祸。当前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空间威胁等共同挑战越来越多,开发利用太空应以和平为本,谋求民众福祉,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而航天科技在和平利用、造福民众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广阔空间。

图3:国际宇航大会正式启动(刘爽 摄)

  国际宇航联主席樋口清司、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许达哲主持大会开幕式。

图4:国际宇航联授予马兴瑞“艾伦·艾米尔奖” (刘爽 摄)

  开幕式上,国际宇航联授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爱伦·艾米尔奖”,以表彰其在国际航天技术合作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授予爱德华·斯通“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宇航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

  本届国际宇航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航天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飞行乘组成员巴茨·奥尔德林,欧洲资深航天员托拉斯·莱特,执行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以及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副局长萨维利耶夫等在内的多名重要航天国家的航天局长、议会议员等,出席大会并将就人类航天发展发表各自的见解,同时参加一系列与公众互动的活动。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召开7场全体会议:航天局长全体会议,中国航天发展及展望专场,工业界领导及下一代专场,女性航天五十年成功故事,天基监测干旱、沙漠化和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空间太阳能的全球进展与机遇,国际创新在促进人类太空探索方面发挥的作用。举行三场亮点报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空间站的前十个研究成果,爱德华·斯通作关于旅行者一号飞入星际空间的报告;以及包括中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在内的两场最新进展报告。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展览会,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将展示中国航天最新成果。

  国际宇航大会已连续举办63届,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会。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共收到3675篇论文,创历史新高。其中1249 篇论文将到场口头陈述,其中中国311篇;论文海报张贴318篇,其中中国217篇。

  中国曾于1996年成功举办第47届国际宇航大会及航天展览会,至今已过去17年。17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整体水平大幅跃升,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极好地展示、宣传中国航天,提升中国航天的影响力;加强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各国同行的广泛交流;促进中国航天各单位与各国航天组织、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刘爽)

信息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0